马铃薯(Solanum tuberceum L.) 属于茄科茄属(Solanum) 植物,马铃薯栽培多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过程中易被病原体感染而造成品种退化。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为解决马铃薯病毒危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也是生产应用最为成功的生物技术之一,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马铃薯生产国都在利用这一技术生产基础种和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并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优良脱毒薯种。
1 试验材料
以马铃薯茎尖作为外植体。
2 试验方法
2.1 外植体选择和处理
将表面光滑的马铃薯块茎于室内播种于湿润的无菌沙土中,适温催芽。待芽长至2厘米时,将发芽块茎放人38℃的光照培养箱中,于12小时/天的光照条件下培养2-3周,然后再剪取经过热处理后的顶芽进行消毒处理。
2.2 茎尖消毒、剥离与接种
将热处理后的马铃薯顶芽用流水冲洗1小时,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75%的酒精溶液浸泡消毒8-10秒,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消毒5-8分钟或,无菌水冲洗2-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将消毒后的茎尖置于40倍解剖镜下进行无菌剥离,具体操作步骤为:一手用镊子按住茎芽,一手用解剖针将幼叶和较大的叶原基剥掉,直至露出圆亮的生长点,用解剖刀切取0.2-0.3毫米长(含1-2个叶原基)的茎尖,并迅速接种到培养基上。
2.3 初代培养
将上述处理后的茎尖接种到初代培养基MS + 6-BA 2.0mg/L + NAA 0.1mg/L + GA3 0.1mg/L上,培养初期光照强度为1000lx,4周后调整为2000-3000lx,茎尖长至1厘米后光照强度增加到4000lx,光照时长16小时/天。
2.4 继代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获得的丛生芽经过病毒检测后分割成单芽,并于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继代培养基MS + 6-BA 2.0mg/L + GA3 1.0mg/L上培养;或将初代培养得到的3-5厘米高的无病毒试管苗切成一芽一节的小段,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上培养。继代培养时,每瓶可接7-10个艺段(或芽)。当茎段生长到将近满时,再次剪切成一芽一节的茎段,并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如此反复进行,每一继代周需无菌试管苗数目将扩大7-10倍。这种繁殖方法不仅快速简复、繁殖系数高。而且不会造成再侵染。因此这种方法在生产上应用较广。
2.5 生根培养
将试管苗切成带有一个芽的茎段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 + IBA 0.5mg/L上,当小苗长成具有4-5片叶、3-4条小根的健壮再生植株时,打开培养瓶封口、关闭培养架上的灯,在16-18℃散光下放置炼苗3-7天,即可移栽。
2.6 培养条件
以上培养基均附加30g/L蔗糖,8g/L琼脂,pH值5.8。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度为1000lx,光照16小时/天。
评论